電子百科 | 什么是工業4.0
近幾年,工業4.0一直是制造業中的熱詞,那么到底什么是工業4.0呢,它對制造業具有哪些影響呢,小迅在本文中將為您詳細介紹。
工業4.0的產生背景
工業4.0的概念最初來源于德國政府的高科技戰略,目的在于提升制造業的計算機化水平。之后,在2011年,工業4.0這一術語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再次提起,并得到廣泛認同。
2012年10月,工業4.0工作小組為德國聯邦政府整理了一套工業4.0履行建議。工業4.0工作小組成員及合作伙伴被認為是工業4.0之父,也是其主要的推動力量。
2013年4月8日,工業4.0工作小組的最終報告出臺。
以上就是工業4.0產生的背景和大致經過。
工業4.0的定義
工業4.0是在制造技術領域自動化和數據交換的發展趨勢,包括信息物理系統、物聯網、云計算和認知運算。人們普遍認為工業4.0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4.0推動了智能工廠的產生和發展。在具有模塊結構的智能工廠內,信息物理系統監督物理流程,為物理世界創造一個虛擬的副本,最終形成分權決策。通過物聯網,各個信息物理系統之間和人之間進行實時的相互溝通與合作,最終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的主題
工業4.0主要有三大主題: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
?智能工廠
工業4.0職能工作主題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智能生產
工業4.0智能生產主題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
?智能物流
工業4.0智能物流主題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提升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工業4.0的設計原則
工業4.0主要有四大設計原則,這些原則支撐制造公司識別并履行工業4.0方案。
原則一:互連
互連原則指的是機器、裝置、傳感器和人通過物聯網或人聯網相互連接和溝通的能力。
原則二:信息透明
工業4.0技術支持信息透明化,為操作者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從而能夠做出正確決策。相互連結性允許操作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廣泛搜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因此有助于提升功能性,明確重點區域,這些區域得益于不斷創新和進步。
原則三:技術輔助
首先,輔助系統能夠通過綜合整合并呈現信息的方式輔助人們做決定,并在短期內解決棘手問題。其次,信息物理系統能夠通過進行一系列人們不適合人類參與的任務,比如人們不喜歡做的,無聊的或者危險的工作。
原則四:分權決策
信息物理系統能夠自動作出決策,執行任務。
工業4.0與中國制造業的關系
工業4.0這一概念是由德國首先提出,為了響應和更好踐行這一概念,2014年10月10日,中國與德國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在經濟、政治、安全政策、法律、工業等方面達成了諸多共識。
工業合作方面,中德認為工業4.0實施進程應由企業自行推進,兩國政府應為企業提供政策支持。中德雙方將積極建立工業4.0對話,加強雙方在該領域的互利合作。工業4.0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取決于國際通行的規則與標準,中德雙方將繼續加強中德標準化合作委員會框架下的現有合作,致力于開展更具系統性和戰略性的合作。雙方一致決定要多關注如電動汽車、高能效智慧能源控制等領域產品的生產。
工業4.0:迅得的機會與挑戰
毫無疑問,工業4.0為電子制造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應用,電子制造工廠將呈現不同的風景。
對于迅得電子來說,我們已經充分做好了迎接工業4.0的準備,并通過部分改進的方式逐漸向工業4.0的要求靠近。比如,迅得進行DFM檢查時,采用Valor自動系統,只要將設計參數輸入系統,DFM檢查結果就會迅速計算出來,大大提升了文件確認的效率。
當然,面對工業4.0的全面貫徹,迅得電子還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如何更加科學地進行資源配置,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于SMT貼片組裝生產中將是迅得考慮的首要問題。對于一個有著十四年電子生產經驗的企業來說,經驗既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客戶滿意度,但同時也可能成為束縛其發展的首要因素。因此,迅得必須朝著時代發展的方向,努力創新,才能譜寫出更動聽的旋律。